论《桃花源记》与陶渊明的归隐体验

投稿人:周春… 发布时间:2009/1/24 投稿交换  会员申请 全文4128字

内容预览:


论《桃花源记》与陶渊明的归隐体验 

摘要:《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一般多认为,《桃花源记》反映了陶渊明“乌托邦”的社会理想。然而,从这篇散文中,我们还能看出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对归隐的体验。在写作年代上,《桃花源记》写于陶渊明对归隐已深有体会的晚年;内容上,字里行间流露着他对归隐的感受;此外,其朴拙平淡的表现手法也反映出他朴素的田园隐逸生活。可以说,《桃花源记》正是他归隐体验的艺术概括。

关键词:陶渊明桃花源记归隐体验

魏晋是一个崇尚隐逸的时代,士人们纷纷以缨于世务为鄙俗,以托心玄远为清高。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则表现为解脱世事的人生理想,超然无累的人生境界。然而这些作品大都附载于某种理念之上,直至陶渊明,才达到了作品与理想的高度统一。他笔下的田园,无论是描绘现实,还是描绘理想,都有着真的生命。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普遍的观点认为:“文章主要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否定,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广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⑴这种论点固然正确,但字里行间也流露着陶渊明对隐逸生活的体验。正如钱志熙所说:“追求人生化的艺术,而不是将艺术生活化。所谓人生化的艺术,就是诗人用艺术表现自己的人生矛盾和人生态度。”⑵

一、从《桃花源记》的写作年代来看

《桃花源记》的写作年代,逯钦立在《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中从翁同龢说,系于义熙十四年(418年);而龚斌则在《陶渊明传论》中认为该文作于入宋后,但无论何种观点,该文作于陶渊明晚年当是不争的事实。按义熙元年(405年),陶渊明…………


本文共4128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