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析“枫桥经验”的内涵与法治意义

投稿人:佚名 发布时间:2022/3/24 投稿交换  会员申请 全文5637字

内容预览:


论文:浅析“枫桥经验”的内涵与法治意义

  摘要:诞生于1963年的“枫桥经验”,经过55年的传承与发展,不断与时俱进,更显生机与活力。如今的“枫桥经验”在历史的长河里历久弥新,源远流长。“枫桥经验”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本思想,在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之外,着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实现社会公平、公正,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可以说是为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提供了一张内容详尽、系统全面的治理蓝图。本文首先介绍“枫桥经验”的形成与发展,然后重点介绍“枫桥经验”的内涵,最后阐明“枫桥经验”的法治意义,力争全面掌握“枫桥经验”的内涵与法治意义,助力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进程。

  关键词:“枫桥经验”化解矛盾法治

  一、“枫桥经验”的形成与发展

  (一)“枫桥经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1963年2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农村普遍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5月,毛泽东同志主持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要把绝大多数“四类分子”改造成为新人。浙江省委选择诸暨等县作为试点,要求按照毛泽东指示,对“地富反坏分子”基本上采取“一个不杀,大部不捉”的指示,进行改造。诸暨县枫桥区严格按照省委规定,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开展说理斗争,没有打人,更没有捕人,就把那些非捕不可的“四类分子”制服了。公安部在视察时,发现了枫桥区这一没有捕人经验,经回报起草了《诸暨县枫桥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开展对敌斗争的经验》。

  毛泽东同志于1963年11月20日批示的《诸暨县枫桥区社教运动中开…………


本文共5637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