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舒张功能不全性心衰的诊治

投稿人:佚名 发布时间:2008/12/15 投稿交换  会员申请 全文2589字

内容预览:


医学论文--舒张功能不全性心衰的诊治近年来,在诊断与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中,舒张性心力衰竭(dhf),其发病率、病死率在不断上升,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结合有关文献作一简述。1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特点1.1常见病因高血压左室肥厚;肥厚性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二、三尖瓣狭窄;左室肥厚;冠心病(chd);限制性心肌病;如心内膜、心肌纤维化、心肌淀粉样变性;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填塞等。

1.2流行病学心室舒张不全的人群发病率尚不明了。据文献报道,慢性心衰患者约70%左右的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正常。推测这部分患者就是dhf[1]。已证实有30%~40%的心衰(hf)患者仅表现为dhf而无收缩性心衰(shf)[2];对于这类心衰可称为收缩功能正常的心衰或dhf[3],人们通过研究表明,舒张功能异常常可出现于收缩功能异常之前[4]。非侵入性经心机械图研究证明,正常人的左室舒张功能随年龄增长呈自然“衰变”趋势,其改变呈“s”形曲线,这种衰变早在30岁以前即已开始。自30~50岁处于相对稳定阶段;50岁以后再度出现[5],且65岁以后其发病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下的患者。具有明显的年龄差异,推测是人体器官生理性减退的一部分。

1.3血流动力学改变主要血流动力学改变为左心室充盈压(左房压)升高,进而引起肺静脉压升高,以致引起肺淤血。dhf的发生机制为:(1)可直接影响心脏舒张充盈,另一方面在心脏舒张异常时,由于心肌各部分舒张期的生化反应、电生理特性、舒张功能受损程度不同而和收缩障碍一样,也可能出现各种形式的舒张不协调或非同步,从而降低心室舒张期的充盈;(2)由于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引起的心肌缺血,可影响舒张…………


本文共2589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