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刍议苏轼诗中的玩趣

投稿人:贾林 发布时间:2012/8/17 投稿交换  会员申请 全文6150字

内容预览:


刍议苏轼诗中的玩趣  

贾林  

2010年11月22日

[摘 要]苏轼论诗“以奇趣为宗”,多为出游之时的玩耍之作。“玩趣”无限是苏轼诗词、书、画的一种风格。用“玩”的心态和方式进行诗歌创作,并产生趣味性,使得苏轼的作品达到了一个顶峰,领略了“高处不胜寒”。本文试图从“玩”的角度感受苏轼诗中的另一种魅力。  

[关键词]苏轼;玩趣;玩味  

唐宋是中国诗词的高峰,其中描写山水的诗都是诗人出游之时的玩耍之作。而在其中玩的最好的,可以说就是苏轼。苏轼具有思想自由,旷达敏锐,性格豪放开朗,富于创新精神的特点。加之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这在其诗歌创作中成为一种艺术优势,并由此表现为鲜明的艺术个性,而这种艺术个性更体现出作为诗人诙谐幽默机智风趣的气质。以往人们从豪放等方面探讨苏轼的诗词,往往忽略了他诗词中流露独特趣味。这种独特趣味来自苏轼本人的个人魅力,是从骨子里散发的“玩趣”。说“玩趣”可能俗一些,但更贴近苏轼豁达开朗,力求平和的心态。前后《赤壁赋》、《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雨后》都是他在玩耍之间,把诗词“玩”到了自然顺畅,水到渠成、随心所欲的地步。苏轼曾语“出新语法度之中。寄妙理豪放之外”,“出新语”,“寄妙理”正是苏轼用“玩趣”来展示他艺术成就的最佳方式,从而使他的诗词达到了既在情理之中,但又出人意料之外的艺术效果。  

一、苏轼诗中“玩趣”的由来  

苏轼本人兼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于一身,在中国的历史能成就一家就可谓是凤毛麟角。但苏轼确是中国历史上大家的集成者,大到哲学,小到做…………


本文共6150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