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浅谈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现状及合理规范(论文)
自改革开发以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863计划等科技计划不断推出,加强国家科学基础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目标。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目前由于功利主义的影响,研究生学术不端的现象日益增加,并且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影响。
1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的现状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年递增,在2022年全国招收了124.25万人研究生,在2023年达到了125万人,规模居世界首位[1]。然而随着现代信息时代的发展,社会所需人才的标准也越来越高,使得一部分高校研究生进行学术造假等一系列学术不端行为。比如2007年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黄庆的2篇署名论文被举报涉嫌抄袭或过度引用、2016年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硕士毕业生陈振被曝与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刘俊玲的学位论文高度相似、2018年清华大学博士生叶肖鑫有11篇论文涉及图片篡改、内容重复、虚假署名等不端行为等等。
这些学术不端案例的背后不仅仅是因为个人学术素养低下、学术道德缺失,更因为一些高校教育管理机构的宣传和监管不够到位,才使得那些急功近利的高校研究生走上了捷径。为此,治理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显得极为重要。在2016年9月实行的《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2018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985工程”大学关于研究生学术不端治理的相关文件等越来越多。
2影响因素
2.1高校教育
目前高校一般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本科文化教育,很少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学术道德方面,专门开设学术…………
本文共1823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 |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