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赵立波教授曾指出,现代国家的权力人与所有人双重身份,与计划体制形成的国家包办社会事业是“管办不分”的根源。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事业实行政府出资建设、政府统一管理的体制,政府既是实施全行业监督管理的公共管理者,又是举办社会事业的出资人。在主管部门集权力人与所有人角色于一身,特别是监管者职能与举办者职能不分情况下,主管部门既管且办容易造成政府事业职能“越位”、“错位”问题,以行政方式行使所有权问题,不利于政府对事业单位的管理,不利于事业单位自身发展,更不利于形成社会事业多元发展、有序竞争的格局。总结起来“管办合一”主要存在三方面弊端,一是公共服务效率低下。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唯一供给者,处于高度垄断地位,供给主体的单一性使其失去外部竞争性最终导致服务效率低下;二是难以实现客观公正的监管。政府多重角色之间存在严重的冲突,难以客观公正地对事业单位实施监管,严重影响公共服务供给的公平性与公益性;三是无法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行政人员所掌握的有限信息存在失真性和滞后性,以这样的信息提供公共服务必然无法充分、准确和及时地满足公众对公共服务的期待。
一、“管办分离”好处多,究其关键有“四能”
要彻底解决“管办合一”的弊端就势必得走“管办分离”的道路,“管办分离”能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能促进便捷高效、能促进用人单位人事自主、能促使部门开辟发展新路线。这“四能”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管办分离”能促进职能转变,提高权责明晰度
转变职能必须“实”字当头、“干”字为先。单位的各部门如果出现职责划分不清晰…………
本文共4611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 |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