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历史文化简介

投稿人:李翔 发布时间:2015/1/5 投稿交换  会员申请 全文3774字

内容预览:


乡镇历史文化简介

xx镇历史悠久,在古代是万全西部重镇。元代称“荨麻岭”,是屯兵之所。明朝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开始筑城堡。传说正德皇帝朱厚昭在镇河(现称xx河或水关河)洗马,故而改名xx。古代,由于交通不发达,xx是连接坝上坝下的必经关口,形成数十里乃至数百里经济文化中心,是坝上与坝下的贸易集散地,有面铺26家,点心铺10多家,“缸房(酿酒作坊)”之多居万全之首,至于百货、皮毡之类更是连接南北富商的纽带,因此有“旱码头”之称。该城邑在隆庆五年(1571年)增修砖包。清乾隆六年(1741年)重修。民国十五年(1926年)再次重修,现已基本塌毁。xx1928年为万全县四区治所。1947年国民党政府改称武威镇,1948年解放后,恢复四区旧治,1954年撤区设镇,清至民国时期曾为万全县西部集贸中心,1958年建xx公社,中经公社化后,1984年重新设镇,(辖7个行政村),1996年与榆林沟乡并镇(辖20个行政村)。

镇境内沿尚义交界处有明长城遗址,了望塔部分完好。镇所在地xx村原有大小寺庙30余座,点火照明,闻名百里,但经“文革”,现仅存玉皇阁,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多次修复,保存较好,但现在已急需维修。境内明代长城遗址东起西柳林村,西到xx平鲁台,有三座关隘,8座了望台,也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xx由来

xx据《县志》记载:xx村始建于唐代,由于人多村大,早称“万家村”,之后改名古长郡。后因西北山上长满荨麻草,到明洪武二年(1369年)村名改称“荨麻岭村”。在明宣德十年(1435年)筑城,高三丈三尺…………


本文共3774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