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怎样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时刻提出的,这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加快振兴中华的进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和发展,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在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前进的方向。党的十七大根据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发生的重大变化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其主要特点和深刻内涵尤为重要。
一、中国经济发展强大成果的体现
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党的中心工作转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经过二十多年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1979~2000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长9.5%是全世界最快的按可比价格计算。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是1980年的6倍以上,超过了原定二十年翻二番的目标。同时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的突破性进展。从计划经济为主、生产调节为辅,经过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通过十年的艰苦努力,这种新的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这是前无古人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贡献,是中国现代化历史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都具有深远意义。为此,中国已经由工业化初期阶段进入中期阶段,经济增长方式逐步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经济总量的扩张伴随着增长质量的提高,…………
本文共2234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 |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