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文:民族团结之花烂漫正当时

投稿人:匿名 发布时间:2023/3/20 投稿交换  会员申请 全文2441字

内容预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的国家本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56个民族,56种习俗,56种语言,56种文化,把祖国的大地装扮的五彩斑斓,把祖国的天空描画的壮丽灿烂。谁能说流行乐坛上没有维吾尔族音乐欢快的旋律﹖谁能说时尚元素中没有各个民族特有的色彩?而我们生活在内蒙古的各族群众,更能深深体会到各民族一家人的亲情。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吧,我们身边有很多少数民族同学和老师,大家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学习。我们的汉族同学,谁没有几个少数民族朋友?我们的少数民族同学,谁没有几个汉族伙伴?彼此的信赖与默契,构建了我们的和谐校园,真正体现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新型民族关系。  

如今的北方家庭已经没有储存冬菜的习惯,但还是有人在入冬前为都贵玛送来了一袋袋滚圆的土豆。“额吉,这是今年的新土豆,可甜了。”说话的扎拉木吉不是都贵玛的儿子,却亲切地称呼她“额吉”,因为都贵玛曾一勺勺牛奶喂养他长大。1959年至1961年,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孤儿院里聚集了大量孤儿,这些孩子普遍营养不良,嗷嗷待哺,因为缺乏食品,面临疾病和死亡的威胁。在周恩来总理和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政府主席乌兰夫的安排下,3000名孤儿从遥远的江南来到内蒙古草原,他们被牧民们亲切地称为“国家的孩子”。内蒙古自治区上上下下抓紧筹备,安排人力、物力、财力,布置接运孩子。凡有接收孩子任务的盟、旗,立即成立保育院,要在孩子到来之前做好一切准备。1960年,四子王旗在乌兰花镇成立了临时保育院,并从全旗范…………


本文共2441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