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和文化旅游发展情况专项调研报告

投稿人:佚名 发布时间:2019/1/17 投稿交换  会员申请 全文4226字

内容预览:


按照政协xx常务委员会2018年协商计划和年度重点调研课题工作安排,经县政协专题会议研究,2018年12月13日,由县政协xxx牵头,组织部分县政协委员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我县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和文化旅游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工作  

传统村落,旧称古村落,指形成较早,保留了较长的历史沿革,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是体现地域文化、建筑特色、民俗风情的活态载体,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我县的xxx被政府确定为“xxx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千百年来,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在这片土地上混居生活,形成了以军事文化、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融为一体的文化特色,培育了浓郁的塞外风情和独特的边塞民族文化。本次调研,我们主要围绕xx村的保护与开发开展调研。  

(一)基本情况  

1.历史渊源。xxx的传说而得名,而xx因战国古城而闻名。xx在战国时期为赵国属地,秦属云中郡,西汉为定襄郡所辖,是武要县故城,故今称“xx”。至汉末,为鲜卑之地,三国时,鲜卑续居。两晋南北朝时,先后为鲜卑、柔然、突厥等游牧民族领属,隋时隶属定襄郡。唐时初属关内道单于都护府,后为振武节度使所理。五代十国时,为后唐、契丹应天军所辖。辽金时,为西京路丰州属地。元时,属中书省大同路丰州地域。明朝洪武末年置关山卫。清代,初系察哈尔正红旗、镶红旗、镶蓝旗牧地,后属山西省归绥道,此后渐成村落。  

2.主要特点。xx北依大黑山,南望蛮汗山,…………


本文共4226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