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1969年1月,还不满16岁的习近平背负行囊,与北京市其他学校的知青乘专列奔赴陕北农村,开始了上山下乡的艰苦历程。依习近平当时的年龄,完全可以留在北京,可是他毅然决然与其他知青一起来到穷乡僻壤的陕北插队,开始了长达七年的知青生涯。
通过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我了解到习总书记是“老三届”中年龄最小的知青,插队的陕北是全国插队知青中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是插队知青中在农村待的时间最长的极少数人之一。习总书记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陕北高原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接受艰巨挑战,一步一步迈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作为80、90后的我们没有上山下乡,在今天这样幸福的环境里工作,有时加个班就喊累,调休得不到保障就叫苦,受点委屈就有撂挑子走人的想法。对比习总书记,是因为我们经历的磨练太少,才会有这种挑三拣四的思想。如果摆正心态,找准位置,珍视自己的工作岗位,平心静气的做好每一项工作,就一定会培养出敢于吃苦,敢于担当的素质。
习近平是出了名的爱读书,他到延川插队,还带了两大箱子书,箱子很沉,由此给帮他拎行李的老乡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勤奋好学,到了夜以继日的程度,正如有些老乡所讲的---有个针缝的时间都要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那时候的条件很艰苦,白天要下地干活,只有晚上才有时间就着昏暗的煤油灯读书,煤油烟经常熏得他脸上、鼻子上都是黑的。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每天都要看到大半夜,困的不行了才睡觉。习总书记如饥似渴的学习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想想现在的我们,条件好了,时间宽裕了,书的种类也越来越…………
本文共1142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 |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