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俞佳友事迹心得体会

投稿人:佚名 发布时间:2011/4/14 投稿交换  会员申请 全文2831字

内容预览:


学习俞佳友事迹心得体会

我认识俞佳友是在报纸和电视上,我有着和他极其相似的经历,同是一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同是自愿留下两年,同是出身农村底层,同是做过党报记者,而且我做过23年的党报记者。但比较俞佳友所做的业绩以及他所达到境界来说,就有很大的不同了,他有很多方面值得我学习、追赶的地方。

首先俞佳友有始终不渝的农家子弟的本色。

18年来,从战士到记者,从都市报到党报,从省城到山区农村,虽然岗位在变,角色在变,但深入基层、沉到一线的方法没有变,为民服务和呐喊的宗旨没有变。俞佳友说,农家弟子的本色是他的“胎记”。

在万阜乡有喊他“俞书记”、“俞乡长”的,这是官称,因为他是省派农村工作指导员,兼任万阜乡党委副书记和乡长助理。有喊他“小俞”、“俞师傅”的,还有喊他“老俞”的,尽管他只有37岁。还有的称他为“俞记者”,更有甚者直呼“俞记”。

而俞佳友给人的直接印象,却是一身“土气”:个头不高,衣着朴素,皮肤黝黑,板寸发型,面容憨厚,眼神诚恳,笑声洪亮,见面就自来熟,说话时嘴角习惯性上翘,一开口就是“兄弟,辛苦了!”

可以说,俞佳友就是农村百姓当中的一分子。

其次俞佳友心里始终装着人民群众。

从记者到农村工作指导员,从省城到山区农村,岗位在变、角色在变,但俞佳友深入基层、沉到一线的工作劲头一直未变,牢记使命、勇担社会责任的作风一直未变,心系群众、爱民为民的情怀一直未变。

俞佳友看准了,平均海拔500多米的万阜乡,没有污染、病虫害少,搞无公害高山蔬菜种植再合适不过。朱香钗是俞佳友最早认识的村民,经不住俞佳友反复劝说…………


本文共2831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