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市妇联关于特殊家庭中未成年人犯罪调查报告
在我国,根据《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刑法》的有关规定,未成年人是专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他们代表未来,代表一种新鲜活泼的生命力,他们如一株株幼芽破土而出,在成长过程中,他们承接阳光雨露,同时,也可能会遭受暴风雨的侵袭,未成年人犯罪即是指已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危害社会并应受到刑法处罚的行为。近几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席卷全球具有共同性的问题,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并称为“三大公害”。近期,市妇联儿童部对我市##、##少年法庭并相关社区及##等农村进行了走访,就我市未成年人犯罪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当前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低龄化、团伙化、智能化等特点,而据##区少年法庭的统计,聚众斗殴、寻恤滋事、盗窃等扰乱社会秩序的案件明显增多,2007年此类案件占少年犯罪的17.5%,2008年这类案件的人数增加到36.2%,且有继续上升趋势。在对这些未成年人罪犯的分析中,特殊家庭中未成年人犯罪人数的急剧上升更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一、未成年人罪犯的特殊家庭分类及原因分析
所谓特殊家庭,是指经济困难的家庭,如下岗工人,打工者,低收入者,残疾或罹患重病者及单亲者,再婚者的家庭以及有人犯罪的家庭。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未成年人一生中经历的第一场所,是他们社会化的起点。在未成年人社会化过程中,家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本身具有的不成熟、不稳定性,使他们极易在社会化过程中接受错误、消极东西的影响,不良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不健全性格具有原发性的影响。孩子的思想在刚出生时就像一张…………
本文共5380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 |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