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由“三鹿奶粉事件”反思信用社案件防治的体会近段时间来,有心人不难发现,因三鹿奶粉事件导致的体检狂潮一浪高过一浪,医院似有人满为患的忧思。雨过天未晴,尽管事件暂告一段落,但并不意味着就此终结,它留给每个企业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痛定思痛,惋惜之余反思农信社案件防治,大有裨益。
一、根除“免检”意识,案件防治不容丝毫懈怠。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国家质检部门庚即取消食品类免检制度,撤销三鹿产品免检资格和名牌称号。民间素有“黄金棍下出好人”的说法,虽不可迷信,但也一定程度上反证了严格监督不可或缺。2008年是农信社实现“案件治理三年大见成效”的最后一年,又是改革发展关键年,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抓好案件防治与业务经营不可偏废其一。要坚决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建立完善各项制度,但贯彻执行不力,内控失衡,造成事实上的“免检”;二是纪检监督缺乏自身特色,上级文件照转、上级模式照搬,有关会议文件精神与指示被机械执行,工作中存在诸多遗漏和盲点,造成名义上的“免检”。
二、强化社会公开,案件防治保持警钟长鸣。国务院在第一时间先后向世卫组织、相关国家、港澳台地区通报了事件调查处理进展情况,并多次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进行社会公开,起到很好的社会监督作用。农信社是社会的细胞,强化内部控制、适时社务公开是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案件往往是小问题恶性循环长期沉积的结果,也是社会监督不力积重难返的延续;以县级联社为统一法人单位的农信社在推进法人治理改革过程中,不断健全强化社务公开制度无疑是防范各领域案件的必选之路。而坚持社务公开必须做到“两…………
本文共1074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 |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