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突发事件应对法》学习辅导材料
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本法于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公布施行,是我国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标志着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全面纳入法制化轨道,也标志着依法行政进入更广阔的领域,对于提高全社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时有效地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环境安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立法背景
《突发事件应对法》曾经以《紧急状态法》的名称列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起草《紧急状态法》缘起于2003年的sars疫情和2004年修改宪法。“紧急状态”概念被引入我国立法,标志着我国应急管理进入对各种不确定因素所引起的危机事件的全面法律治理阶段。2005年3月,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讨论草案时,将法名改为《突发事件应对法》。
(一)有效预防和及时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已经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任务。
现代社会是高风险的社会。我国又是一个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较多的国家,能否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直接考验着政府应急管理的能力。
(二)应对突发事件需要从依靠经验向依靠法制转变。
sars危机初期信息不畅、协调不灵的情形表明,一事一办或者临机处置的经验型、应付型办法,已经不能适应处理当代危机事件的实际需要。应对突发事件不能仅仅依靠经验,更重要的应当依靠法制,这是我国在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现代社会…………
本文共5429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 |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