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XX教授关于赢在职场专题讲座的听后感

投稿人:月上… 发布时间:2008/4/14 投稿交换  会员申请 全文1333字

内容预览:


听xx教授关于赢在职场专题讲座的听后感

2007年9月8日,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邹顺康教授在渝中区党校作了《赢在职场:终身学习时代的人生规划》专题讲座。宏声读书协会组织部分会员听取演讲后进行了讨论。

邹教授以孔子的一句话引出话题,即: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通过对每句话进行解读,邹教授对一些望文生义的错误理解进行了纠正。

十五志于学不是十五岁开始学习。志是立志,是自我意识觉醒,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转折点。所谓自我意识即个体对自身的认识和体验,包括生理、心理和自身存在价值三个方面。自我意识觉醒后,人就会设计一个“理想的我”,并为实现理想的人生境界而产生一种自我追求进步和完善的精神动力,这称为“内求力”,其外化为上进心和事业心。因此,人生最关键在于觉醒和觉悟。人生最可怕有三种情况,即不醒不悟——一辈子没长醒;只醒不悟——长醒了却不能领悟规划人生;执迷不悟——点都点不醒。

三十而立,立指立身立业,前者指懂得应该怎样做人,后者指人生的事业有了起码的基础。四十不惑,指人生达到智者的阶段了,因为孔子认为智者不惑,既不惑于生计,也不惑于生活。五十而知天命,天命不是宿命论,而是指三十所立的“身与业”。可以理解为,五十岁以前是立身立业,不断追求的过程,五十以后就是安身立命,人生的发展基本上达到顶峰,可预知一生的发展趋势。六十而耳顺,这个耳不是耳朵的意思,按照冯友兰先生注解,此处是虚词,而已之意。即六十顺从天命而已。七十则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


本文共1333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