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广东中山参观培训体会

投稿人:快乐… 发布时间:2007/8/27 投稿交换  会员申请 全文2554字

内容预览:


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对我们的启示--到广东中山参观培训体会

随着沿海地区劳动力等投资成本上升,资源供应矛盾日益加剧,年gdp总量近3万亿元的粤港澳经济圈产业呈现向内陆梯度转移的态势,而区域经济合作作为沿海产业转移的平台,正成为一股迅速发展的潮流,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在这种大背景下,作为区域位置不佳、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内陆地区,如何借助其势,依托其力,努力把自身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板块中,在积极承接沿海产业链的转移对接中谋求更大的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课题。2005年底,笔者有幸在广东中山参观培训,并到湖南几个县市参观学习,感到深受启发。

一、产业转移是沿海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惠的经济政策,承接了以香港、台湾为主的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经过二十余年的高速发展,珠三角经济实力得到极大的加强,迅速走过了工业化的前、中期阶段。随着该地区人工费、土地使用费的上升,珠三角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正在逐步丧失。珠三角必须将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有承接能力的欠发达地区转移,以腾出空间来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

珠三角经济的迅速发展,主要立足于廉价劳动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这种优势正在丧失。从2004年开始,“民工荒”席卷珠三角,并号称短缺民工200万人,随后这股“民工荒”迅速向长三角、环渤海地区蔓延。“民工荒”其实并不是民工数量上的绝对短缺,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民工工资待遇要求的提高与厂方所能承受的待遇标准不能满足而导致民工数量流动的减少…………


本文共2554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