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投稿人:1978… 发布时间:2006/2/21 投稿交换  会员申请 全文7337字

内容预览:


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夙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站起来的中国人民走上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国情出发,领导人民进行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在此基础上,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战略,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  从实现工业化到实现四个现代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发展战略,从总体上看是一种赶超战略。其时,我们想尽快摆脱贫困和愚昧,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提高综合国力,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在此时期,中国共产党确立的现代化目标,经历了从工业化向四个现代化的转变。  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要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953年,毛泽东指出,要在10年到15年或者更长一些时间内,基本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而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的发展战略。1954年9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的要求。1956年9月,中共八大将这一任务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章程》。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59年底1960年初,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毛泽东又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


本文共7337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