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考

投稿人:gz19… 发布时间:2015/12/20 投稿交换  会员申请 全文2990字

内容预览:


党的十八大报告郑重宣告:“城乡居民人年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这一新的指标提出后,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必须调整和改变发展的思路,即从重经济总量到重人均水平,从重增长速度到重发展质量,从重经济增长到重民生改善的转变。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社会,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的社会,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社会,是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高的社会,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社会。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如期完成目标的各项指标:从经济发展指标看,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从民主法治指标看,民主制度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从文化建设指标看,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从人民生活水平指标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从资源环境指标看,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目标明确的完成各项指标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  

坚持科学发展观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是实现前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条件。发展经济是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必须的步骤,因此,科学发展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保证,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科学发展观是适应我国国情的发展战略。我国是个人口众多,国土面积大,种族众多的国家,因此,各地区的发展都有制约…………


本文共2990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