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自去年10月份区划以来,为了实现看古城南京到老城,看现代化南京到河西的目标,河西新城建设全面加快,吸引了众多的外来流动人口。流动人口的增多,将对建设、繁荣新城经济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给社会治安、城市管理、计划生育等各方面带来了一定的负效应,成为创建全国最安全城区活动中较为重要的课题。为此,我们用了2个月的时间,对区划前后流动人口变化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结合实际,就建设现代化标志区进程中如何强化流动人口管理谈些认识和对策。一、区划后我区流动人口的基本现状随着河西新城建设全面启动,流动人口大量涌入,我区成为相当典型的流动人口聚集地。原鼓楼区江东地区、雨花台区沙洲、双闸地区流动人口聚集地划入我区后,流动人口成倍增加。基本情况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从总量规模看,具有增幅性。区划前,我区流动人口保持在3万人左右,区划后达近7万人,随着奥体中心和一些标志性建筑全面开工,流动人口还会增加。仅奥体中心施工队就有个,多建筑工人。从从事职业看,具有广泛性。除了雨润等产业化集中用工外,大多数从事建筑、收旧、贩卖、种菜、加工、餐饮、服务、拾荒、游医等城里人不愿干的苦、累、脏、险等行业。从流动来源地看,具有地域性。我区流动人口主要来自于省内苏北地区,省外的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等地区,其中河南籍占30%,安徽籍占30%,苏北地区占20%,其他地区占20%。从滞留时间看,具有不确定性。外来人口居住周期不确定,居住时间一年以下的占50%以上,居住一年以上至二年的占20%左右,居住二年以上的占25%左右。从暂住地看,具有边远性。流动人口大多居住在环境比较差、卫生…………
本文共6193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 |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