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战争题材电影《八佰》观后感
今天观看了管虎导演的新作《八佰》,从战争题材的电影来说,这部电影并不是一部战争大作,而是于取材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形势下。第88师262旅524团团副谢晋元率420余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为壮声势,实际人数四百人而对外号称八百人。“八百壮士”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获令撤往英租界的故事。
这场战争最特殊的地方在于,苏州河畔的一边是歌舞升平的租界,而另一边是被日军包围的四行仓库和八佰壮士,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场面。日军白天疯狂的进攻,企图占领上海最后一个国军据点,而夜晚四行仓库对岸的租界却传来莺歌燕舞。租界是灯红酒绿,对岸是人间炼狱,那是一幅“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后庭花”真实写照。
日军因为怕对租界造成损毁,便放弃使用重型武器,由士兵组成一波又一波的攻击,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战斗场面是在日军准备炸毁搂基的时候,他们扛着钢板抵御我方军队的火力,开凿墙体,填充炸弹,正在我方无计可施之时,年轻士兵陈树生捆着炸药包,让战友将写有遗言的布片寄给家里的老母后,便纵身一跃,跳进日军之中,下一刻爆炸声响,尸骨无存。那份遗书只要寥寥八个血字:舍生取义,儿所愿也。为了保卫据点,战士们身上捆满炸药包,排着队依次的跳进日军中,纵身跃下时喊出自己的故乡和姓名.......这种无畏的反击让敌人胆寒,日军无计可施,只能败北撤退。
一场场血与火的战斗,直至一兵一卒的抵抗精神也让原本将这场战斗视作一…………
本文共995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 |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