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对当前基层地区群体性事件的一些思考
当前社会正处于改革深水区,社会变革、体制转型、利益冲突和观念碰撞的大背景下,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增多,群体性事件次数和参与人数均呈上升趋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有必要对此提高认识和充分重视。
所谓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事件。而引起群体性事件的原因更是涉及方方面面。既有一般性问题,也有特殊性问题;既有经济领域问题,也有社会领域问题;既有历史累积的问题,也有现实中新产生的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进一步增加了社会稳定形势的复杂性,加大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难度。
根据中科院法学研究所发布的《2014年中国法制发展报告》显示,自2000年起14年来百人以上群体事件发生871起,其中,2010年、2011年和2012年是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期,并对近14年间的群体性事件特点进行了梳理,发现过半数以上群体性事件是因平等主体间纠纷引发,官民矛盾引发位居其次。如何有效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可按时间顺序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分析。
一、事前排查管控到位
(一)加强排查,保持情报信息畅通
群众性事件有突发性和潜伏性两种,不论…………
本文共2623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 |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