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良好的道德品质既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脊梁。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了“坚持立德树人”。这不仅规定了我国教育工作的总方向,而且凝聚了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总要求,为学校和教师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围绕这一根本要求,我深入挖掘小学生命教育学科特具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积极探求促进生命科学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有效结合的途径和方式,努力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一、切实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帮助学生获得成长,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思想品格和道德情操。孔子《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师长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然而,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很多学生对部分老师非常的尊敬和爱戴,愿意接受他们的教育,并将老师的教诲付诸于行动;但对另一部分老师却非常的排斥和抵触,尽管这部分老师教授的内容是正确的,选择的教学手段也不可谓不准确,但学生就是不买账。为什么?究其原因就是某些老师自身人格魅力欠缺,不能吸引学生,不能使学生信服。因此,作为教师,尤其是作为专门从事生命教育的教师,就更应该用自己的智慧、崇高的品质、渊博的学识、高超的育人艺术来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用自身人格去吸引学生有意无…………
本文共2542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 |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