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参玄爻木,根系千纵。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发展中,“家”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家”或者说是“户”不仅是古代中国社会发展基本单位,同时也是国家施政的具体对象。从赋税、徭役、教化刑罚等,都围绕家庭展开。在古代中国,朝廷政府的施政是自上而下的,然而,由于国家幅员辽阔,中国对于地方的控制往往是一个问题,在历史现象宏观的反应主要体现在地方和中央的矛盾。但是中国历史发展虽然存在着这样的矛盾,却大部分时间是处于相对稳定的发展环节,其有赖于中国传统社会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作为以家庭为单位或者家族为单位于地方上的自我稳定。而这种稳定的局面可以说是多方面的,可以说是自然经济的特性所致,但是有一个方面却不容忽视,那就是存在于家和家族中文化的稳定因素。这种文化最早起源于周礼,后来又在汉朝融合了儒家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周礼中所强调的秩序,儒学所强调的一统和道德基础,是这种“稳定”在家庭和家族的具象化表现的基石,而维系这种“稳定”的主要工具便是家规与家训。
在传统中国基层社会管理中,家训家规是家族成员道德教育的主要手段,是民间自下实现社会自我管理的基本依托,对于当时中央政权对于地方控制的一种补充。同时家规家训也是当时国家法律实施所相辅相成的对象。在中国古代社会,不一如大众所认为的那样,只有世家大族或者士族存在有家规家训,一般地方宗族社会中都存在这这种有效的道德教育。其区别于一往我们所熟知的《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的传世文本,其往往依托于中国的祖先崇拜行为中,例如祖宗之言亦或祖宗之法。在古代社会,先祖作为仅次于“天”的信仰崇拜…………
本文共1416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 |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