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互联网+农业的冷思考

投稿人:kaix… 发布时间:2015/10/14 投稿交换  会员申请 全文2137字

内容预览:


对互联网+农业的冷思考

李克强总理政府报告提出“互联网+”计划,各行各业都激动起来,仿佛占上“互联网+”的风口猪就可以随意任性的飞起来。“互联网+”的确是催化行业、企业变革升级的加速器,农业更是踌躇满志,但庞大而传统的农业体系,想说“互联网+”也没那么容易。唯互联网是从,盲目进入,跳下去可能是个坑。1、生鲜电商竞争两极化,红海很红,蓝海很难。互联网兴起多年,但互联网+农业却进展缓缓,主要因为众所周知的农产品特殊性,尤其是因此造成的物流配送问题。因此,目前农产品电商分为两类,一类是高端农产品,在中高端领域竞争激烈,高价是暂时的,血拼才是永恒主题,另一类是大众产品,就像路边的李子,没人摘是因为太难吃,加上利薄生存堪忧。点评:生鲜电商经过迅猛发展,个体电商已经错过了最佳投资期,现正是农产品企业的天下。其机遇一方面在于规模化企业利用规模成本优势,整合品类,打造网络品牌。另一方面在于,地方强势企业利用好农产品电商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半径问题,打造区域强势物流,与已有的全国性平台形成割据之势。2、观念转变需要教育,走的快,死的快。目前中国农业绝大多数成熟企业采用的是“公司+农户”的模式,他们高度依赖原有的经营和方法,甚至越是专业的、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化的,对传统模式越是自信,采用新模式的抵触也越大。“互联网+农业”的新模式应用,还需要一个教育过程,同时,规模化企业多是整合一个区域的农户,统一实施难度更大,从技术到实现,需要时间和教育成本。点评:在推进互联网+农业的新种植和经营模式中,规模化企业、全产业链企业,与农民组织合作关系更密切…………


本文共2137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