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新形势下农村科普创新模式及长效机制研究
一、引言
目前,我国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据科技部《2004年中国农民素质发展报告》,2003年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6年,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占75.14%,系统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劳动力仅占9.1%,此外农民生活方式相对落后,致使有些地区已濒临灭绝的疾病又死灰复燃,求神拜佛等反科学,伪科学活动在农村地区日渐泛滥。这也是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农村科普发展还处于“公众接受科学”阶段,离“公众理解科学”和“公众参与科学”的阶段还有很大差距。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并够勾画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蓝图,这对农村科普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新形势下农村科普工作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就是为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民安居乐业和提高生活水平,丰富农民精神生活、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社会氛围服务,从而为推动农村科技进步、繁荣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农村科普工作就是站在开发人力资源的角度,用现代科技意识和科学态度武装农民的头脑,用现金科学技术知识和科学方法提高农民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的能力,因此,探讨新形势下农村科普创新模式和长效机制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思。
xx省农业科技传播站概况
xx省首创的农业科技传播站是适应新形势的一种农村科普创新模式,…………
本文共4972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 |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