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浅论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工作对接一、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的概念与内涵(一)、法律援助的概念和内涵按照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的规定,法律援助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为了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公民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无偿法律服务,是维护弱势群体法律赋予的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法律援助制度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以制度化、法律化的形式对经济上困难而又需要法律帮助的当事人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免费提供法律服务的一种司法救助制度。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始于1994年,2003年9月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的实施,标志着中国法律援助制度的正式确立。法律援助制度是贯彻我国宪法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和实现司法公正终极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弱势群体基本人权的重要举措。贯彻法律援助制度对于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经过十几年发展,法律援助机构和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机构网络逐步健全,人员素质大大提高,法律援助案件数量逐年提高,较好地保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二)、人民调解的概念和内涵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二条规定:人民调解,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也就是说人民调解制度是由依法设立的群众性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采用居间调解方式解决民间纠纷的一项法律制度。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制度。是以自愿…………
本文共5505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 |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