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县农业植物检疫站2013年小麦蚜虫发生防治总结
麦蚜是我县小麦最重要的害虫。今年,由于异常严重的冬春干旱,麦蚜发生重。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支持下,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各乡镇及有关单位的通力合作下,通过各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有效控制了蚜虫为害,取得了显著成效。据调查统计:全县麦蚜发生24.0万亩,发生面积比97.96%,防治22.8万亩次,挽回粮食损失3861.29吨。一、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一)发生特点:1、秋冬虫田率、虫口密度显著高于去年。2012年12月18日在旭阳、双石等地调查,平均虫田率85.61%,比去年同期高69.61%,平均百株蚜量9.2头,是去年的3.29倍。2、异常冬春旱情,春季虫口量增长快,始盛期较常年提前。小麦成熟期提前,为害盛期持续时间缩短与去年相近,虫量高于去年,为害较去年重。据2月18日系统调查,平均虫田率95.8%,比去年同期高53.9%,平均百株蚜量57.6头,是去年的3.43倍。始盛期出现在3月12日,比去年提早16天,较常年提早2天,平均有蚜株率38.12%,比去年同期高20.62%,平均百株蚜量307头,是去年同期的3.4倍。为害盛期持续时间为28天,比去年多2天。高峰期调查(4月2日),平均有蚜株率为93.14%,比去年高峰期增加14.71%,较常年高峰期增加38.34%;平均百株蚜量为1675头,比去年高峰期多953头,比常年高峰期多695头,最高百株蚜量为5298头,比去年高峰期多1113头,比常年多976头。旱情严重,小麦生育期提前,蚜虫为害在4月中旬末就结束,较常年4月底5月初提高10-15天。全县共发生麦蚜24.0万亩,占小麦种植面积的97.96%,比去年高5.69%,防治后实际损失531.47吨。(二)原因分析1、…………
本文共1927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 |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