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文广局2011年述学报告
关于文化的思考,我一直有这样一种理解——无论是公共文化服务还是文化创意产业,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民众的文化自觉性。而在上海xx,最需要也许就是xx人民的文化自觉性。 思考一:真正好的公共文化服务,在确保量的增加和面的普及的同时,更应该着力探索不同群体之间的服务方式。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要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爱好的人群,提供不同的服务,这些服务应该越来越精细化。而这些细分的工作,除了政府去作为去推动,更多的应该是由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社会组织去完成。 美国有个非盈利艺术教育机构——全美舞蹈协会,成立30多年来为纽约30所公立学校免费提供舞蹈教育,他们以舞蹈激励和改变孩子人生的成功经验,推广到俄罗斯、印度、巴勒斯坦、以色列等国。2011年,全美舞蹈协会联手中福会少年宫在xx交大附小试点开展“舞向未来”艺术教育实验,30多个孩子在美国老师激情奔放的带领下跳起欢快的舞蹈。这些原本内向害羞的外来务工者子女,经过短短几天的练习已经跳得有模有样,奔放的表演中展露出快乐、自信的笑容。 我想,这就是社会组织在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他们是政府公关文化服务的延伸,提供了更专业更精细化的服务。 思考二:真正的城市文化,应该是便捷的,随时随地的。我们应该还有更大的空间,可以提供更多润物细无声、文化种类更丰富、文化内涵更多样的文化产品。这里我想到了“街头文化”,也许这是一种容易操作,容易推广,也容易为广大人民参与和喜爱的城市文化。 在欧美国家颇为流行的街头表演,因上海世博会而第一次大举引进中国,…………
本文共1094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 |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