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六十年来县水利建设综述

投稿人:syfe… 发布时间:2009/8/15 投稿交换  会员申请 全文3252字

内容预览:


建国六十年来县水利建设综述

  xx历史上黄淮泛滥,水利失修,水系紊乱,灾害频仍。新中国成立以后,xx人民展开了大规模水利建设,疏浚河道,修筑堤防,兴办一系列防洪、除涝、灌溉设施,改善了水利条件,提高了防灾抗灾能力,为农业生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建国60年来xx的治水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年至1957年的第一次大规模治淮时期。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确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按照这一方针,1950年冬至1953年冬,xx县初步完成境内淮河、洪河干流治理工程。完成淮河河道截弯取直3处10公里,土方390.8万立方米;筑淮河干堤55.14公里,土方807.81万立方米;退建6处22.85公里,土方206.7万立方米;护坡7段7公里;铲除废堤27处11.4公里,废庄台99座,土方l29.38万立方米;筑建庄台106座,土方626.08万立万米;开挖疏浚了蒙河分洪道和蒙洼库内蓄洪大沟;筑蒙河分洪道左右堤,左堤长11.3公里,右堤长44公里,修建王家坝进洪闸一座、郜台退水闸一座,建成蒙洼蓄洪库。完成洪河河道截湾取直4处14.95公里,土方627.2万立方米;筑洪干堤48.27公里;建洪河桥等交通桥梁2座,涵闸1座。

  第二阶段:1958年至1960年的“河网化”时期。按照“以蓄为主、社办为主、小型为主”的方针,进行了以河网化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建设。共挖一级河4条,完成2条;二级河4条,完成1条;四级河4条;五级河35条,完成9条;大沟8条,中小沟3677条。界南新河、颍淮新河、谷洪新河、阜地新河、北坝河等河流即于这一时期开挖。由于以蓄为主,违背了自然规律,…………


本文共3252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