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孩子“寄生”心理的形成与分析

投稿人:xuli… 发布时间:2009/4/9 投稿交换  会员申请 全文1612字

内容预览: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孩子“寄生”心理的形成与分析在一个研讨会上,有一位家长向专家们讲述了为他的儿子所付出的艰辛,儿子读高三时,他做生意亏了30多万元,为了不影响儿子高考,一家人瞒着儿子,咬着牙保证儿子的生活不受影响。儿子上了大学,每月给1000元,儿子还向家里伸手,去年,儿子读研究生要买房子,父亲給了他30万元,今年,儿子又开口向家里要15万元。欲望没有满足,他竟跑回家大吵大闹,声称要踩死父亲,还要到电视台播广告声明脱离父子关系。儿子在家里呆几天,父亲就到亲戚家多几天。这位父亲说到后来,一度哽咽的说不下去了,他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儿子越来越不体贴父母,变本加厉地向他们索取钱财。

接受了高等教育,有了较高的文化素养,为什么心理出现如此大的偏差,人生观遭到了扭曲。实在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这种“寄生观”不改变,“辛酸父母”将越来越多。

我觉得这种现象的发生,与家庭后教育的失败、社会的不良影响、学校教育的失控都有关系

1、教育孩子替父母分忧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它在个体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孩子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加之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受着家长的溺爱,家里的一切辛酸苦辣都由父母默默地承受着,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顺利的连一块拌脚的石子都没有。中国我们的父母在对孩子的关爱中,一直秉承着中国的传统美德“能叫一人担,不交二人寒”。

我这里所说的并不是让父母给孩子巨大的精神压力,使孩子一蹶不振,但是教育让…………


本文共1612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