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新闻报道中的隐蔽性误差分析最近和几个朋友聊天时,无意中谈到铁路提速后部分线路开通了新型特快列车。一位朋友高兴地说,新型列车的服务特别好,尤其是厕所,不仅干净还备有卫生纸;另一位朋友则不以为然,说新型列车上不仅有电视和电话,还有高级餐厅和酒吧,搞得像个星级宾馆,太奢侈浪费了;第三位朋友则认为新型列车与一般列车最大的区别在于使用了很多新技术。
笔者在追问中发现,这三位朋友其实都没有乘坐过这种列车,他们对新型列车的了解来源于三篇刊登在不同报刊上的新闻报道。由此引发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同报刊对同一事件的报道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新闻报道中存在着事实误差,导致对同一个报道对象的表述出现差异;二是受众在阅读新闻时,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在脑中将新闻事实还原为生活事实,这其中也存在着许多误差。这两种误差通常不容易被发现,笔者把它们称为“隐蔽性误差”。下面结合三篇报道,对这两种隐蔽性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新闻报道中的事实误差
引起这种隐蔽性误差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第一,记者的偏好、经历可能影响其对客观事实的体验。面对同一事实,不同记者的感受可能是不同的。
笔者特意对上文提到的关于新型列车的三篇报道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它们分别刊登在去年10月10日至12日的《北京晚报》、《中国青年报》和《解放日报》上。
《北京晚报》的记者把新型列车形象地比喻为“星级宾馆”,花了较大的篇幅来描述列车的各项先进装
备,如“温度可自行调节;每个包房都装有列车电话和呼唤按钮,…………
本文共2994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 |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