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电视时政新闻的传播劣势分析一、电视传播的优势在时政新闻中的劣势表现
1.电视音像传播的特点使时政报道的理性认识传播难度相对大。
电视传播图像,但正因为它是声画的,时政报道与社会新闻比,相对缺少故事情节和抓人的视听因素;而比报纸上的会议报道显得更为突出的电视会海、人头画面、长串名单、套话空话等,则因其单调形象使受众感觉更缺乏动感。而由于电视的优势偏于传播感性认识,对于时政报道这类偏于概念的、无形的、抽象的、静态的、非事件性的事实的传播,电视媒体与纸介媒体相比显然见短。
2.电视新闻的集中反映律使时政报道时长受制约。
以一档15分钟的电视新闻节目为例,一般每分钟可播发250~300字,那么15分钟的节目最多可播发4500字。要是在15分钟的电视新闻节目中,时政报道占到一半,也只有2250字,还不及报纸一个版的四分之一,可是在受众看来这2000来字就太长了。
3.电视新闻传播的直线规律对时政报道的制作编排要求更高。
电视新闻传播的直线规律是一个特殊规律,即节目必须按顺序排列,时政新闻以其重要性、时效性,必然有头条、前位的优先权,它的质量好坏当然因其“先声夺人”留给受众深刻印象。一条报道没有结束不能开始下一条,不好看也得看下去。
二、电视时政新闻劣势表现的根本原因———违背新闻规律
违背新闻规律,新闻媒体就会失去受众,舆论导向就只能是一句空洞的口号。电视时政报道中,违背新闻规律的表现尤为突出:
1.不用事实说话。有些媒体把时政报道当做长篇说教的载体,反而把事实或有价值的讲话精神淹没在所谓的“全面报道”…………
本文共1092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 |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