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浅谈事业单位的法人意识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颁布实施六年来,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为大家所共识。但在某些地方、某些部门,对于依法进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重要性还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说到底,就是个别事业单位法人意识还不够强。这里,笔者就什么是事业法人以及事业单位怎样提高法人意识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简言之,法人就是具有民事主体资格的社会组织。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我国的法人主要有四种:机关法人、事业法人、企业法人和社团法人。事业法人是指为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依法取得法人资格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组织。为什么要建立事业单位法人制度,确立事业单位的法人地位呢?简要说来,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二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必然要求;三是事业单位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有力保证;四是对事业单位进行监管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事业单位要与时俱进,严格在法律、法规和政策范围内行使权力,履行义务,提高依法办事能力,提高自身的法人意识。事业单位应该怎样提高法人意识呢?笔者认为,法人意识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其中包含丰富的内涵。具体说来,事业单位要提高法人意识,至少应从提高以下四方面意识做起。一是“法制”意识。个别事业单位法制观念谈薄,认为自己是国家机关举办的,是“有靠山的”,对“法制”缺乏必要的理解和认识。在当前形势下,事业单位特别…………
本文共1053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 |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