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机关建设《重读抗战家书》读书心得分享

投稿人:8733… 发布时间:2025/7/11 投稿交换  会员申请 全文1626字

内容预览:


书香机关建设《重读抗战家书》读书心得分享

2015年12月,《重读抗战家书》出版,这本书收录了吉鸿昌、赵一曼、左权等32位抗战英烈的家书。

最近,我重温这些诞生在抗日烽火岁月的珍贵文字,了解文字背后故事,再次感受到了革命先烈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这32封家书,写在各式各样的纸上,有正式信纸,也有随手找到的香烟壳,有的残缺不全,有的字迹潦草。

这32封家书,既有热血男儿的沙场绝笔,也有挚爱亲朋的鸿雁传书,还有父母兄长的谆谆嘱托。

这32封家书,最短只有31字,最长不过百余字,看似寥寥数笔,但铿锵有力地道出了抗战先烈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初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岁月的长河中,《重读抗战家书》如同一座巍峨的精神丰碑,承载着先辈们深沉的爱国情怀与无畏的英雄气概。

读这些家书,我常常热血沸腾、热泪盈眶。在此我想用三句话,与大家分享阅读这本书的感想。

第一句:爱国是最浓烈的青春底色。

书中每封家书都标有写作时间和作者简介,这些家书作者都比较年轻,平均年龄不到30岁,但他们在家书中关心的都是国家前途命运、民族生死存亡。

17岁的王传馥在给父母的辞别信中写道:

“我感到自己太无用,不能救国也不能助家,在现在的中国是不容许这样的。”

19岁的金方昌在给兄长的家书中说:

“我知道我是为了民族的解放、全人类的解放而牺牲,我在死前一分钟都要为无产阶级而工作。”

读这些年轻人的家书,让我认识到:无论什么年代,爱国不能停…………


本文共1626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