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革命烈士陈树湘的优良品格宣讲稿

投稿人:佚名 发布时间:2023/10/25 投稿交换  会员申请 全文3048字

内容预览:


学习革命烈士陈树湘的优良品格宣讲稿

大家好!我是xx党支部书记xxx,今天的微党课,我宣讲的主题是《断肠明志铸忠魂——记烈士陈树湘》

陈树湘(1905-1934),湖南长沙县人,1921年,中共湖南支部在清水塘成立,陈树湘因为常去长沙清水塘挑水送菜,因而结识毛泽东、何叔衡等一批湖南早期革命活动家。192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后参加秋收起义并参加了中央根据地历次反“围剿”战斗,屡建战功,在战火硝烟中成长为一名智勇双全的红军指挥员。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年仅29岁的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奉命率部担负全军后卫,掩护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1934年11月下旬,在惨烈的湘江之战中,红三十四师与十几倍于自己的敌人殊死激战四天五夜,付出重大牺牲,全师由原来的6000多人锐减到不足1000人。但是,英勇的红三十四师战士前仆后继,始终坚守阵地。此时陈树湘十分清楚,阻击战多坚持一分钟,党中央和主力红军在渡江中就会减少一分危险。他率领红三十四师像钉子一般扼守在阵地上,用鲜血与肉体筑成了一道如钢似铁的阵地。在完成掩护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抢渡湘江任务后,不幸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中。在突围时,陈树湘腹部中弹,身负重伤。他用皮带压住伤口,忍着剧痛躺在担架上指挥战斗。最后,部队弹尽援绝,陈树湘伤重昏迷被俘。

为掩护保存三十四师利于红军突围,他醒来告诉敌人自己的身份,敌人欣喜若狂,抬着他去道县邀功领赏。敌人押往县城经过潇水河畔时,他再次从昏迷中醒来,他是毛主席从清水塘带出去并一手培养的红军师长,他决不能做俘虏,随后趁敌不备,毅然从腹部伤…………


本文共3048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