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林网伐根萌条更新造林技术研究(论文)

投稿人:左荣… 发布时间:2021/1/13 投稿交换  会员申请 全文4554字

内容预览:


农田林网是平原灌区林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建设高产稳产农田的重要措施。但农田林网采伐后树墩清理费时费工,破坏沟、渠、路面,严重影响着农田林网更新造林的进程和质量。利用树木伐桩上休眠芽和不定芽所形成的萌生枝条来更新农田林网,不但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幼林生长量,还可节省造林费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们在xxx灌区,利用3年时间研究了不同造林树种、不同采伐时间,不同伐桩高度和伐桩覆膜对树木伐桩萌芽更新能力、萌条生长量的影响,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技术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一、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xx灌区xx市的xx镇、xx镇、xx镇、xx镇境内,地处黄河两岸,自流灌溉,控制高程 1211.6m ,气候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同时也具有沙漠气候的特点。日照充足,积温较高,光能丰富,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较大。年平均气温 8.4℃ ,年平均降水 185.9mm ,年平均蒸发量 1958mm ,为降水量的10.5倍,年平均无霜期153d,试验地土壤为灌淤土,地势平坦,便于灌排和林网造林。  

采伐试验地前茬为4-6年速生杨、臭椿、刺槐、柳树采伐地,植苗造林试验地设在采伐试验地的附近,于2009年春季采伐后将树根等杂物进行了清理。  

二、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  

采伐植株为中林46杨、臭椿、刺槐、柳树,树龄:4-6年生,初植密度 2m × 3m ;植苗造林苗木为中林46杨、臭椿、刺槐、柳树,二根二杆苗,胸径 2.5cm  -3cm ,苗高 2.5m ,栽植密度 2m × 3m 。  

2、试验方法  

在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地段布置试验,采取伐桩萌…………


本文共4554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