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心得交流:如何借鉴别人的材料

投稿人:佚名 发布时间:2020/4/20 投稿交换  会员申请 全文1950字

内容预览:


不管你会不会写材料,有句话你都可能听说过:“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会抄不会抄”。写稿子,不可能、也不应当每个字都是自己写的,本就该抄来抄去,没啥好脸红的。但近年来,因“文抄公”而违纪的案例,也时常见诸报端。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抄”得合理呢?其实,只要遵守以下六条“抄”的法则,既能避免文稿撞衫,又能以文辅政鼎新。  

一、形神兼顾“抄”。关于文稿的“形”,要重点“抄”体例之形。机关文稿多种多样,难免会遇到不常写、不常看的文种或者业务领域,在时间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不妨多搜集几篇比较权威、典型的文稿,以便照猫画虎“抄”其形。如果想抄具体表述,一定要逐字逐句推敲论证,免得抄上别的区域名称、单位名称,抄出个违纪,就贻笑于大方。近几年因这方面违纪的案例层出不穷,要牢记,越忙的时候,越要花时间逐字逐句读稿子、校稿子、统稿子,避免“抄”上不该抄的。“抄”形抄多了,文稿容易散、碎、偏,乍看文字表述惊艳,细品逻辑凌乱、思绪混乱、内容粗糙、斧凿气十足。这时,就需要“抄”文稿的“神”了。何为文稿的“神”呢?主要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公文逻辑。所有的机关公文,都离不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一逻辑。要结合文稿的惯例特点及实际需要,把上情下情内情外情前情后情贯通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中。这在讲话稿中体现得最为充分。讲话稿的全篇文章、每个部分甚至每一段基本都是一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链。当然了,如果是耳熟能详的概念、观点,通常会省掉“是什么”。关于“为什么”呢,若是好的事项,就呈现在讲意义、讲必要性、讲…………


本文共1950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