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材料与体会:井冈山道路与井冈山精神

投稿人:小振 发布时间:2019/10/15 投稿交换  会员申请 全文2146字

内容预览: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我国陷入了水深火热的处境,西方入侵,强行打开国门,国内社会自我封闭,没有先进的思想,武器,武装自我,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我5000年泱泱大国受于外敌控制。于此,产生了一系列自我图强的救国运动与抗争。像戊戌运动,洋务运动,虽终以失败告终,但打醒了早已沉睡了多年的思想,以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为指导思想的中国红色政权开始萌芽,并逐渐发展,拯救全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中。  

  秋收起义失败后,工农革命军在文家市按照前委决议做出退向湘南的决策。1927年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1500多人离开文家市向江西萍乡方向开进。从湘赣边界退往湘南。到了上栗后,闻知萍乡有赣敌朱士桂旅重兵把守,毛泽东与余洒度等人经过计议,决定假道芦溪向莲花前进。在山口岩,工农革命军遭到萍乡驻敌的袭击,损失惨重。从山口岩退却的工农革命军疾行40余里,途经张佳坊,于午后到达芦溪的边陲之地杂溪,算是摆脱了敌人的追击。之后,毛泽东带领部队向十多里外的莲花前进。1927年9月26日,毛泽东在莲花宾兴馆召开前委会议,决定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  

  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后,发现了我国的国情与当时苏联的国情不相一致,于苦苦思索后,开始了井冈山道路的探索历程,开始了我国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转折性的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回顾87年前的9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上山”,创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全党最早实现了伟大的战略转变。毛泽东在革命处于迷惘、危难之际,能果敢、坚定地另辟蹊径,率部踏向“上山”,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农民运动中来,他对农民…………


本文共2146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