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民族地区综合扶贫开发经验探析

投稿人:佚名 发布时间:2017/6/23 投稿交换  会员申请 全文4509字

内容预览:


边疆民族地区综合扶贫开发经验探析

以红河县垤玛三村综合扶贫开发为例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扶贫开发,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在促进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及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边疆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也面临新的发展契机。本文以红河县垤玛三村综合扶贫开发为例,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综合扶贫开发工作进行探索。

一、基本情况

红河县垤玛、三村两乡位于红河、普洱、玉溪三州市交界处,地处民族纠纷“热点”地区——“黑树林”地区,是红河县乃至红河州的西大门。垤玛乡国土面积1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8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3亩,辖6个村委会,72个自然村,83个村民小组,2954户,15289人。三村乡国土面积1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1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81亩,辖6个村委会,57个自然村,62个村民小组,3521户,16442人。两乡境内居住着哈尼族和汉族两种民族(其中哈尼族占95%以上),属于典型的“边疆、山区、民族、贫困”的国家级重点扶贫乡。垤玛三村两乡于1984年建乡,建乡晚,基础差、底子薄,总体社会发育程度低;地处偏远,交通闭塞,土地贫瘠,区位特殊,先后归属元江县、墨江县管辖,最后复归红河县。由于历史原因,黑树林地区长期以来因山林水土权属问题引发纠纷械斗频繁…………


本文共4509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