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大专题询问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投稿人:风无… 发布时间:2015/9/10 投稿交换  会员申请 全文805字

内容预览:


各级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已经从尝试走向常态,从随意性到走向制度化。从近年来的实践和其他地方常委会专题询问开展情况来看,当前专题询问工作开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乏法律支撑或工作指导,监督法和实施办法未对专题询问的程序、内容、结果运用等重点作明确规定,各地的探索实施不尽相同,影响了实施效果。二是询问程序不规范,各级人大在专题询问会议形式、参会人员等方面没有统一标准。三是专题询问效果还不够明显,“不敢问”、“不善问”现象突出,“彩排式”、“剧本式”询问仍然较为普遍,一些询问流于形式。四是跟踪督办不到位,被询问者仅是答复情况,对专题询问意见重视程度不高,存在“文来文往”甚至不了了之的现象。  

对此,有如下建议:一是建议增强规范性。实践证明,专题询问是一种更直接、更有力的监督方式,对于推动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具有独特作用。近年来,全市对专题询问的探索已积累了大量成熟经验,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出台了指导意见。建议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制定出台全市的指导意见,并适时推动在监督法及重庆市实施办法的修订中,对专题询问的主体、对象、程序、内容、结果运用等重点,作出更加明确的规定。  

二是建议增强针对性。将专题询问向“两端延伸”,询问前把询问问题提出的对象,延伸到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广泛凝聚智慧和力量;询问后把询问过程公开的载体,延伸到广大新闻媒体,发挥舆论作用增强监督效力。同时,着力采取措施消除“剧本式”询问,既要精心准备、充分沟通,也要避免会前“照单抓药”、会中“照本宣科”,导致询问流于形式。  

<…………


本文共805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