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不为、懒官懒政”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党课讲话材料

投稿人:yyf4… 发布时间:2015/8/25 投稿交换  会员申请 全文3814字

内容预览:


“为官不为、懒官懒政”动摇党的执政根基  

(党课讲话材料)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规范各级干部行为的多项禁令密集出台,“四风”打头、铁腕肃纪,于是,有些干部开始感叹“为官不易”。于是,一些领导干部开始逐渐滋生了“为官不为”、廉而不勤的不良工作风气。所谓“为官不为”,就是人们平常说的“在其位不谋其政”“宁可不干事,确保不出事”等。如此,“懒官懒政”、不作为,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耽误的是一方发展,辜负的是人民的期待。  

一、古人早已对“为官不为”有了生动刻画  

为官不为,说到底还是老好人心态在作怪。《贞观政要》载有这样一则故事。西晋时期,惠帝当政,贾皇后专权,要废除司马遹太子之位,司空张华竟不据理力争,只是阿谀附和。等赵王司马伦举兵废除贾后,派人捉拿张华时,张华辩解:“将废太子日,非是无言,当时不被纳用。”赵王使者说:“公为三公,太子无罪被废,言既不从,何不引身而退?”张华无辞以对,遂被斩。张华害怕失去自己的官位,不愿得罪权贵,于是“苟在阿顺”。   

当官应为,无为即是过。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有一则故事,一位着官服者昂然面见阎罗王,说自己为官清廉,所到之处,只饮清水一杯,秋毫无犯,无愧鬼神。阎罗王便笑他,你如果没什么作为,那还不如让一个木偶来当官,它连水都可以不喝人家的,比你还强。这位官老爷又辩解说,“某虽无功,亦无罪。”阎罗王驳道:“公一生处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无功即有罪”,一针见血…………


本文共3814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