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
小康,一个古老的词汇。《诗经·大雅·民劳》中就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句子,生活安定的朴素“小康”即为百姓乱世流离中的梦想。而今,小康是盛世年华中的希冀,是中国百姓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恒久守望。
“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用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人民心中的梦想,拨动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心弦。这个梦想,是人民对民族复兴的美好憧憬,是全面小康的群众表达,是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全面小康蓝图的生动呈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庄重承诺,展现的是我们党执政的宗旨信念和奋斗情怀。
2015年初,万象更新。在中央党校,面对参加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全面辩证地梳理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
像任何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和我们党其他重大战略思想一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并非一夜之间凭空产生,其形成经历了一个逐步探索发展到飞跃成熟的过程。
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小康”的概念。8年后,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再次在现代化战略的意义上丰富这个概念,提出了“三步走”的规划。三十年,…………
本文共1561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 |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