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两个四川青年在法兰西的不解之缘
——邓小平与萧朴生革命友谊纪略
任运成胡凤斌
邓小平,原名邓希贤,四川广安人。萧朴生,原名萧树棫,四川德阳人。在20世纪初掀起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浪潮中,两人于1920年先后奔赴法国。在法兰西的5年,他们打工、求学,历经风雨;探求真理,一起进步成长,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萧朴生介绍邓小平入团
萧朴生较早接触马克思主义,早在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他就是成都地区小有名气的学生运动领袖、新思想的追寻者和推动者,他办过壁报,宣传介绍新思想;组织过革命团体,努力让革命理想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期刊上发表文章,抨击时局,针砭时弊。到法国后,一边打工,一边求学,还如饥似渴地阅读在国内难以找到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书刊,成为当时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先知先觉者之一。1922年6月,他与赵世炎、周恩来、李维汉等18人发起成立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3年2月“少共”更名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他是执行委员会5个执委之一,主要负责领导华工运动,在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相结合方面作出了许多可贵的探索。
邓小平到法国时只有16岁,比萧朴生小7岁,与萧朴生等100多名勤工俭学学生同在克鲁梭的施莱德钢铁厂做散工。在邓小平的眼里,萧朴生是一位思想成熟、充满革命理想而不知疲倦的大哥哥;在萧朴生眼中,邓小平就是一个思想活跃、性情开朗而做事踏实的小弟弟。工学之余,他…………
本文共3650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 |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