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末釉传统制作技艺与历史文化传承

投稿人:佚名 发布时间:2014/7/13 投稿交换  会员申请 全文1835字

内容预览:


茶叶末釉传统制作技艺与历史文化传承  

中国陶瓷装饰首先是颜色釉,商周时的原始瓷就是以氧化铁为着色剂的青釉特征。南北朝时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瓷业布局,唐宋钧窑创烧了铜红窑变釉和蓝色乳光釉,在黑釉瓷基础上烧制了茶叶末,兔毫,油滳,玳瑁,鹧鸪斑等结晶釉和乳蚀釉。所以说茶叶末釉是我国古代铁结晶釉中重要的品种之一,经化验是釉中铁、镁与硅酸化合而产生的结晶。初似为烧黑釉瓷过火而出现的特殊品种,并非有意烧造。釉呈失透的黄绿色泽,颇似茶细末,古朴清丽,耐人寻味,因此称作“茶叶末”。江苏省扬州市近年来出土过多种唐代的“茶叶末”器。宋代亦屡有发现,明代的“厂官窑”所产已有“鳝鱼黄”的名称。《南窑笔记》载:“厂官窑,其色有鳝鱼黄、油绿、紫金诸色,出直隶厂窑所烧,故名厂官。多缸、钵之类。釉泽苍古,配合诸窑另成一家,今仿造者用紫金杂釉白土配合,胜于旧窑。”  

制作茶叶末瓷器的生产工艺极为复杂,瓷胎泥是由景德缜本地产的高岭土细泥加入10多种氧化物矿石粉碎,经几次淘洗后再筛选过滤并用磁石把其中的铁杂质吸出,为了增加坯泥的塑性,常将坯泥贮藏较长时间,使其经过陈腐,然后使用。再釆取传统的手工拉坯技艺制成坯件,待坯件晾干后再补水数次,使其表面细腻光滑,便于胎釉更好的相融。茶叶末釉和鳝鱼黄釉都是以铁作为着色剂的结晶釉,由于熔体中含有的溶质处于过饱和状态,在缓冷过程中产生析晶而形成的,其结晶细小,均匀分散在釉内和表面。因为基釉色调的不同,呈偏褐色者称茶叶末,偏黄色者称…………


本文共1835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