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民生 得实效 暖民心——《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投稿人:任玉… 发布时间:2014/5/14 投稿交换  会员申请 全文1433字

内容预览:


接民生得实效暖民心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讲述了新中国六十年代初大搞浮夸风、大锅饭,却不幸遭逢三年自然灾害,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向苏联还债期间,周恩来与夫人邓颖超来到了河北邯郸的革命老区,了解基层百姓的生活状况,探寻解决措施。最后按照老区人民的意愿,伯延村在全国第一个取消了人民公社,老区人民从此过上了好日子。  

周总理深入基层倾听最真实的声音、了解最真实的情况、解决群众最期盼解决的问题,做到了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正是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  

问需于民,接民生、明方向  

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在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周总理深入贫困的农户家,亲切的与村民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各项生产生活情况,并召开座谈会,虚心听取群众意见,遇事与群众商量,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而提高执政能力和本领;他深入基层困难群众当中去,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真正做到了深入群众,增进党群感情、密切党群关系。从群众的呼声甚至是抱怨中能寻找到决策线索和工作重点,因而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应做到通过基层调研,通过问需于民充分听取意见,掌握群众的热切期盼,以群众所思、所想、所忧、所盼为民生工作取向,以此作为决策的重要参考和依据,以达到群众得实惠,干部接底气、明方向的效果。  

问计于民,解疑惑、得实效  

近年来,有少数党员干部的群众观点比较淡薄,认为自己比群众高明,自我感觉良好,感情上远离群众。…………


本文共1433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