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汶川精神在芦山延续
从玉树千里驰援到抗击特大山洪泥石流,从灾后重建到驰援4.20芦山地震,“汶川民兵”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已经成为“忠诚可靠、不畏艰难、果敢坚毅、甘于奉献”的代名词,他们执着、他们知恩图报、勇于牺牲,乐观向上,他们是大禹的化身,是党的好儿女,究其根源正是因为他们具有强大的精神优势。从历史根源来看,汶川人生活于岷江上游的峡谷高山地带,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艰苦的生活条件,造就了汶川人不畏艰难、坚忍耐劳的民族精神;红军长征途经此地,将红色的思想和先进的文化传播到汶川,造就了汶川人勇于抗争、争取胜利的顽强意志;改革开放、西部大开,使汶川人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造就了汶川珍爱团结、勇于奉献的博大胸怀。汶川人在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的同时,精神思想也不断得以提升。“听党话、跟党走,幸福生活永远有”,这是汶川人从历史总结和现实认识中发出的心声。5.12汶川特大地震又一次考验了汶川人,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他们强忍苦痛,在废墟上,在各种救援现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汶川民兵的坚毅、顽强。灾后重建,汶川民兵参与重建,修路建桥、肩挑背扛,带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用希望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了自己美好家园。灾难使汶川人倍加珍爱生活、珍爱家园,“感谢党恩、感恩祖国、回报社会”的情怀深深根植于心怀。4.20芦山地震发生后,汶川民兵这个经历过地震灾害的群体,看着亲人们的家园顷刻间变成了废墟,看着亲人们无家可归,汶川民兵热血沸腾,“我们要去救灾,我们要去救人,我们要去报恩”铮铮誓言正是他们对党和人民的承诺。没有动员、没有通知,县人武部汶川民兵蜂踊而至…………
本文共1012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初到新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已注册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会员老友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海量的写作范文库![了解我站]
网站编辑推荐您: | |
使用本站范文+AI写作,完美解决写作难题。✒️免费开始AI创作 |